舞剧《沙湾往事》以上世纪30年代的广东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围绕经典名曲《赛龙夺锦》薪火相传的内容主线,用当代舞蹈艺术元素演绎传奇故事。
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指挥卞祖善如此评价:“这是一部非常独特而出色的舞剧,用舞剧叙述广东音乐发展的故事。音乐有特色,主题鲜明,富有张力,舞蹈性强。音乐调色、和声、配器很到位,尤其是表现《赛龙夺锦》这样阳光之气的舞蹈很有震撼力,很有特色。作曲把广东音乐重要符号比如高胡、笛子、琵琶,融入交响化,尤其是《赛龙夺锦》交响化非常出色。”
《沙湾往事》自2014年创排以来演出百场,票房超过3200万元。
全剧两个场景极富美感
广东音乐:
深度游
26日~28日,广东歌舞剧院四年打造的《沙湾往事》回到扬帆起航的地方——广州,由此拉开2018年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的序幕。
沙湾,一直以来都以“广东音乐之乡”而著称。欣赏完“沙湾往事”,走进沙湾古镇,你才能真正听懂了“赛龙夺锦”……
全剧两个场景极富美感。一个是男女主演黎星与李艳超的双人舞,持续了近3分钟,一个个高难度动作毫无瑕疵。
一个是群舞《雨打芭蕉》,一排穿着木屐的姑娘在雨中“咔嗒咔嗒”踏着溅起水花。
《沙湾往事》的优胜之处,是广东音乐这个不可复制的核心主题,如何巧妙将交响乐与民族音乐融合?《沙湾往事》作曲者杜鸣表示,广东音乐特色独奏乐器是点缀、色彩,是韵味,而宏大的情感展示则需要交响乐。对于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的选用上,也是根据音乐的需求、剧情需要,自然地融入到交响乐中。对《赛龙夺锦》《雨打芭蕉》这些广东音乐名曲需要合理的处理方式,让人感受到新广东音乐的神采。
《雨打芭蕉》
另外合理运用西洋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又不影响广东音乐整体的神韵。这就要求写作上需要具备交响乐的写作技巧、符合现代审美的判断力、不脱离剧情需要和敢于创新的追求。
此次特邀广州交响乐团进行现场伴奏,这也是《沙湾往事》首次在现场伴奏下的演出,也是广东歌舞剧院与广州交响乐团近30年后首次携手。为了突出现场乐队伴奏的视听效果,杜鸣特意重新做了配器。
沙湾古镇:
必游景点
三稔厅
三稔厅因何博众在里面种植了三稔树而得名。晚清至民国时,三稔厅成为广东音乐界、曲艺界精英荟萃之地,大量广东音乐名曲《雨打芭蕉》《饿马摇铃》就是在这段时间面世的。
三稔厅
留耕堂
古镇留存了上百间古祠堂。以600多年前何氏族人兴建的留耕堂最为典型和具有标志性,比陈家祠还早170年。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建筑艺术的精巧。其中二进仪门牌坊,正面额刻“诗书世泽”,背书“三凤流芳”,乃陈白沙所题,十分珍贵。
留耕堂
文峰塔
位于安宁西街进士里巷的“文峰塔”,是古沙湾的制高点,建塔意在昌盛沙湾文风,勉励读书人努力学习。
古镇书斋
位于明初进士何子海的原居地,重现清末民初的私塾场景与先生的居所,侧面展现沙湾重视教育的传统。
蚝壳屋
岭南建筑独特别致的工艺——蚝壳墙,是用生蚝壳一层层堆砌起来的,排列紧密,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
“何氏三杰”
成就经典《赛龙夺锦》
沙湾人的骨子里似乎天生流淌着音乐的血液。广东音乐乐种最早是从沙湾萌芽成长起来的,这离不开音乐家族何氏,以及何氏三杰: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沙湾往事》里的主角何柳年是历史人物何柳堂与何与年的融合。
被尊称为广东音乐祖师的何柳堂,生于1874年,是广东音乐典雅派的开创者,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乐曲:《七星伴月》《鸟惊喧》等。
自幼习武的何柳堂,从小生长在沙湾著名的音乐世家,祖父是清末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何博众。当时,何柳堂从祖父的口授中接过《龙舟竞渡》,加以整理修改,却怎么都不满意。于是他找来了自己的堂弟何与年、表侄何少霞一起讨论。当时三何就经常聚在三稔厅演奏、研讨、创作音乐。经过三人反复雕琢,四易其稿,更名为《赛龙夺锦》,最终成就经典之作。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电子邮箱:ghc81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