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最新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正文

行业动态

一场舞台剧里的岭南“非遗”

发布日期:2018/8/31 0:00:00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可谓带火了一众“网红非遗”,剧中的刺绣、缂丝、昆曲、打树花,于技于艺无不令观众啧啧称奇。在广州,也有一台即将上演的舞台剧,其服装、化妆、道具中频现的“非遗美”,更是力求把南粤人的“非遗”文化带入观众的视野之中。

近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已进入首演冲刺阶段,目前正在佛山琼花大剧院紧张彩排。近日记者赶往佛山探班,不仅一睹狮子群舞的刚与柔,还发现这“一出好戏”里深藏了不少岭南人熟悉的“非遗”元素。

把大量“非遗”符号融进舞台

在不少西方人的眼中,舞狮是极具东方魅力的文化符号。而以“神似”称奇的南粤醒狮,更是作为南粤人的文化纽带,延续着这片土地的历史血脉和民族精神。

这台颇具岭南特色的大型舞剧《醒·狮》,以“醒”为神,以““狮”为形,将近代三元里抗英斗争设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两名舞狮少年面对爱恨情仇、家国大义不同人生抉择时的自我觉醒与蜕变,是一个大时代风云中南粤儿女精神觉醒、勇于抗争、书写民族大义的故事。

201808311535677664140339.jpg

据总导演史前进介绍,全剧从前期策划到正式创排,共历时五年多时间,单是进场排练就用了半年时间。“剧本我们就打磨了13稿,每一稿都会不断调整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发展脉络,就是想要呈现一个完整的效果。”作为全剧导演,史前进觉得剧本就是“一剧之本”,本子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剧目最终能不能立在舞台上。最终定下来的剧本,其中既有历史故事的传承,又有整个团队想要创新和突破的内容,不断的修改势必也会让接下来的排练更加坚实。

把大量的“非遗”符号融进舞台,正是这场舞台剧的突出特色。整台舞剧以“醒狮”为主题,将大大小小的狮子形象贯穿其中。而由于传统舞狮人以南拳马步为主,“南拳”武术便成了舞蹈演员的必修课之一。“除了醒狮和南拳,我们的音乐伴奏还有岭南高胡,岭南人喜爱的早茶茶楼,在剧中也多有展现。”史前进介绍,为了真正贴近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全剧有不少岭南符号的“艺术化”,“我们专门来了一段长凳舞,因为长凳也是岭南南派武术的重要符号。另外最后还有一段女子‘狮鼓’,男舞狮,女敲鼓,势必要把剧目推上表演的高潮。”

找来专业“非遗”传承人指导

一台舞剧呈现如此丰富的岭南传统文化符号,在史前进看来,既是对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也是希望把大家最熟悉的东西搬到舞台上来,对岭南文化来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实话实说,整个过程还是很难的。”史前进回忆,由于全剧涉及文化符号颇多,需要寻找专业的“非遗”传承人进行指导。““刚开始他们确实是不理解的。比如佛山黎家狮的制作传承人,他们就觉得我们作为舞台艺术,和他们谈合作还是少有的。”史前进说,刚开始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对方不理解一出舞台剧,为什么要花大代价定做价格高昂的珍贵狮头。

“普通的狮子头八九百就可以买来用,但造型感不是非常饱满。我们看中黎家狮,就是因为它手工细腻、样式饱满。既有样式,又有温和的形象。”史前进表示,通过一次次的沟通,那些传统的岭南“非遗”传承人,逐渐从最开始的不理解,慢慢开始理解,再到接受并愿意一同合作,完成这台舞剧的设计。

“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想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的尝试。融合新的现代审美的情趣和需求,通过这部剧展现出浓郁的中国精神、岭南风格和广州气韵。”史前进说。

佛山狮头

继《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之后“黎家狮”再登台

“有祠堂处,必有舞狮”。佛山狮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佛山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 0 0多年的历史。其扎作是基于广东石雕狮子的造型特点,以神似为基础,造型和装饰设计上均采用了夸张浪漫的表现手法。据传,明初佛山就视狮头有驱邪镇妖之功。随着舞狮的逐渐兴盛,狮头扎作也成为了一个专门行当,佛山狮亦成为“南方狮”的代表。

“黎家”自清代道光年间开业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也是佛山唯一的五代扎狮、从未间断的家族。到民国年间,黎家已传至第四代,在“狮头一条街”上一连开了三间扎狮店铺,扎狮手艺传承亦达到鼎盛。当时,连一代武学宗师黄飞鸿都认准“黎家狮”这个金字招牌。

而1964年出生的黎婉珍,初中毕业之后便进入佛山市乐器工艺厂,从事狮头制作,还在19 9 1年参与到著名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的狮头制作之中。作为佛山黎家狮的第五代传人,她带着在电影中惊鸿一瞥的“黎家狮”狮子头再次亮相舞台,舞剧《醒·狮》中所有狮子头扎作,都由黎婉珍和她的团队一起完成。

201808311535677431623487.jpg

据史前进介绍,整台舞剧登台亮相的狮子头就有32个,这还不包括后台备用的狮子头,“如果全部加在一起得有60几个。”“黎家狮”素来讲究灵动细致,这张如此大的“特殊订单”,黎婉珍和团队的工作人员花了将近两个月才完成。

狮头扎作毕竟是“慢工出细活”。一个完整的“黎家狮”狮子头,从扎作到完成需要综合绑扎、糊工、着色、图案、装饰等多道工艺,过程十分复杂。大致分为四大工序,即扎、扑、写、装,而具体又可分为10 0 0多道工序。这次为舞剧量身定做的“白金狮头”是全剧的核心,不仅是一件就高达4000元左右的“奢侈品”,而且制作工艺也是相当复杂。

“第一步就要扎骨架,一定要够宽,线条要流畅。”黎婉珍介绍,狮头的扎制要用刀将竹裁割成不同宽度的篾片,用细细的竹篾绑扎出一个竹架模型的狮头,用铁丝固定好每一个接口,“这个(白金)狮头的制作,要经过1300多个扎点才能完成。”

第二道工序是“扑纱”。即用浆糊将柔韧耐磨的纱纸扑在狮头骨架上,一层干透之后再扑一层,一般需要六层,最后通常还要加扑一层纱布,以巩固和定型狮头。“我们会尽量按照客人的要求来做,尽量做得轻便。”黎婉珍介绍,这一次的狮头扎作也经过了改良,为了便于舞台演员的搬运,尽量做的轻便易拿。

第三步便是“写色”。即在狮头白坯上上色,颜色多是鲜艳明亮的红、黄、绿、黑等,色彩对比强烈。同时,衬以火纹、如意纹、唐草纹等吉祥纹饰。

“最后一步,还要套帽,按马尾须、眼睛、耳朵,最后绑上下巴,再装好额后镜,这样整个狮头就完成了。”黎婉珍表示,这一批“黎家狮”的制作,她更希望把狮头的精气神给做出来,“这次是传统文化、功夫和舞蹈结合为一体。我觉得是一种创新,之前也从来没有过,会是一种很震撼的传承。”

南拳舞蹈合着演,请来全国武术冠军坐镇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

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这也成了舞剧《醒·狮》区别于传统舞蹈的特别之处——剧中有大量舞狮、南拳等动作,演员要手举狮头,同时完成腾空跳跃等动作,这对于演员们体能是极大的挑战。

201808311535677518345717.jpg

舞蹈与武术无论在动作和表演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最大程度还原醒狮“醒”的精气神,更好地诠释传统南拳的一招一式,剧组邀请了全国武术冠军马小斌担任南拳指导,以武者的标准要求舞者,让演员们尽快进入最佳状态。

“我与广州歌舞剧院合作已经有十年历史了,但这次是武打被运用得最多的一次,有时候我们也开玩笑说,这都可以算得上是一部舞剧中的武打片了。”马小斌说,虽然舞蹈演员都有极其深厚的舞蹈功底,身体柔韧性、协调性都很不错,但与真正的武术还是有差距,“所以所有男演员都是重新从练马步、弓步开始的,吃了不少苦。”

让马小斌非常开心的是,南派武术中的不少拳法在这出舞剧中都有极大的呈现,“比如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还有广东醒狮文化中非常有特点的板凳、单头棍,都在舞剧中有所呈现。”

事实上,为了把武术和舞蹈最美融合,舞蹈演员们吃了不少苦头。

“这次演出对我而言很有难度,因为这是一个融合。”饰演龙少一角的新疆青年演员依力凡坦言,自己之前很少接触到舞蹈和武术相融合的东西,私底下也会思考,应该怎样融合才会更好一点。

“最难的要数打桩的片段,也是整场舞剧最令我难忘的一段。”在舞剧《醒·狮》中,有一段“打木桩”的桥段。这对于习武之人而言是常事,但对从未接触过武术的年轻演员而言却是不小的挑战。“我要先去模仿打桩,之后再加入自己的舞蹈动作和情绪表达。可能这一段是我磨得比较长的片段了。”依力凡回忆,自己最开始练习打桩,看起来不像那么一回事,所以私下常要对着木桩找“打桩”的感觉和状态。

“那个时候手打得都疼,时间久了自己看到桩子都会害怕。但必须真刀真枪地打,发力也是正儿八经地发,不然看起来真的不像。”该剧的演员们,绝大多数都是9 0后,年轻的舞者们为了排练这出戏,都得先过体能关和武术关,让身体逐渐适应“举狮头旋转跳跃”、“上凳椅挥南拳”等突破性的舞蹈动作。

如今《醒·狮》公演进入了冲刺阶段,演员们也已连续排练4个月。醒狮的表演得到了舞狮师傅的赞赏,更是打得一手好南拳,将醒狮及南拳动作融入舞蹈,形成了《醒·狮》独特的舞蹈语汇。

幕后

服装化妆道具“抢戏”为南粤人“量身定做”

除了频频亮相的“非遗”身影,舞剧《醒·狮》围绕着岭南文化,在服装、化妆、道具和灯光上也做足了功夫。在史前进看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舞剧最讲究融合,把一个剧目展示好,就要灯光、服装、化妆、造型、多媒体综合运用,力求把每个场景和舞台呈现做到完美。

负责此次服装设计的陶蕾已有多年的服装设计经验,早些年就接触醒狮舞狮,对这类文化并不陌生。“就是因为太熟悉,所以难点在于如何突破。”陶蕾觉得,对于这次舞台上需要的狮子裤,自己也曾做过类似的设计,但如何设计出真正符合这台舞剧的狮子裤,前前后后纠结了很多回。

“最开始的人物造型定位,我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不知道演员和狮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定位。”对于一台融着舞狮文化的舞剧,陶蕾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舞狮、南拳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必须协调好。“开始是没有什么设计灵感的,我就去动漫里找切入点。”陶蕾参考了很多动漫的武术公仔形象,发现那些公仔的一招一式最核心之处就是干净、利落。

“南拳和醒狮,武术动作都是干净利落的,那么我们的舞台服装就不能做得很飘逸,一定要体现出武术的力量和精神。”有了灵感之后,陶蕾开始投入到服装的具体设计上,她将小狮子、广绣等传统符号融进了女演员的戏服中,力求从传统文化中提炼一种艺术的表现力。“比如一条舞狮的狮裤,我就用了12条裤子的布料一起做,用了很多步骤。”陶蕾坦言,更希望用一种艺术的方式传递更多维的感受。

如何通过灯光传递《醒·狮》中的岭南特色?灯光设计邢辛认为,需从舞剧整体的题材和气质来考虑。“灯光重在灯光语汇,比如光速的硬光斑、光色的单纯、集中的光速和角度,用它们来强调整体的力量感。”在邢辛看来,《醒·狮》中抗英、抗暴、宁死反抗的战斗精神,就是他想要通过灯光传递的岭南风骨,“主要体现这种气魄,这个力量的气质要贯穿始终。灯光上就要找出这种力量感来。”

邢辛介绍,此次剧中的灯光角度大量加强了侧光、顶光和逆光的使用,同时充分利用灯光的特性,力求把人体美、人体运动当中的运动感和力量感突显出来,“灯光是要配合完整剧目的。不能搞得支离破碎,因为灯光也要有讲故事的感觉,要深入到戏剧中去。”

演出信息

时间:9月28-30日(周五-周日)19:30

地点: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票价(元):80、180、280、380、480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电子邮箱:lyjghc8107@gz.gov.cn

返回顶部

总部地址:广州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服务热线:(8620)82181087  传真:(8620)82181281

办事处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天泰一路一号5A 邮政:510530 Email:service@sino2sino.com

技术支持 (020-82181087) vipservice@honya.cn

盛世君悦版权所有 2000-2024年 粤ICP备1204304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