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市路一座天桥上盛开着三色簕杜鹃,十分好看。广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
大洋网讯 看花看门道,不能光看个热闹。本报陆续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千年花城19看”,从历史、经济、地理、科技等19个角度发掘看花的文化,与你一起琢磨看花的门道,与此同时,还将推出与鲜花争“艳”的诸多“护花使者”——靓丽帅气的不仅是他们的外表,还有他们为这座城市著笔添色的美好内心。
此刻,别处正是隆冬、滴水成冰,广州却正花开满城,尤其是簕杜鹃装点的353公里天桥分外引人注目。这除了优越的天气条件,更得益于广州创新性地采用了不少先进的养花技术,得益于园林技术人员的大胆创新和低调务实。
说起簕杜鹃,花卉圈内流传着一件趣事——2003年广州首次从新加坡引进簕杜鹃,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改良,天桥立体绿化的簕杜鹃成了全国“网红”,簕杜鹃在广州的“开枝散叶”让新加坡园林部门深感意外,“老师”于是变“学生”,他们专门组队前来广州考察,学习取经。
记者就以簕杜鹃为例,来说一说广州的养花技术有多先进。
技术引种
三色同株“变色龙”
前阵子广州举办的簕杜鹃花展,成为目前国内展出簕杜鹃新品种最多的一届,比去年多了30多种,数量领先全国。其中最亮眼的“明星”新品种当属“变色龙”。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王玮告诉记者,“变色龙”具有黄、橙、粉三种颜色,在20天的花期里,花色随着时间变换:初花时呈现偏黄色,中花时变为橙色,盛花时变为淡粉色。
此外,“通过错峰栽培和调控,同一植株上能同时存在初花、中花和盛花,因此能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花朵颜色,形成色彩缤纷的效果。”王玮说。
事实上,“变色龙”也是外国花卉“落户”广州的典型例子。广州气候条件适合引种东南亚花卉,但并非所有花卉来到广州都能落地生根,不少因为水土不服而出现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改良才能存活。王玮说,去年从东南亚引种“变色龙”回广州后,刚开始植株很小,研究人员精心培养和改良,让其适应广州气候和条件,最终能够大规模盛放。
2015年,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建成广州市观赏植物资源圃,该资源圃建有野牡丹园、杜鹃花园、竹类园、姜园、蕨类园等专类园,先后引进保存观赏植物资源共约134科380属1200种,筛选出80多种新优园林植物种类推广应用于广州市及周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该植物资源圃的规模和植物品种领先全国。
技术灌养
浇花也有“黑科技”
“广州已经实现在353公里的天桥上铺种簕杜鹃,通过近10年来的研究和改进,基本实现了天桥垂直立体绿化。”王玮说,用簕杜鹃美化天桥,广州走在了全国前列,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学习和模仿的范例。
在养护上,广州创新性地采用了先进的滴灌系统。广州市园林部门在天桥上铺设了滴灌系统,采用了全电脑控制,根据季节和设定的时间自动在桥上滴灌:一般一天两次滴灌,遇雨季则在晚上一次滴灌。“滴灌系统一般在晚上工作,既不影响交通,也不影响景观。”王玮说。
王玮说,目前广州天桥上铺种了10个簕杜鹃品种,包括柠檬黄、金心双色、白色、紫色、橙色。通过技术,已经实现了簕杜鹃错峰开花,也就是说,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簕杜鹃的美姿在天桥上飘舞。
技术亲民
缩小入杯放案头
事实上,簕杜鹃早已不局限于天桥一景,人们还可以将簕杜鹃带回家,当成小盆栽和盆景。
由于采用了新型栽培技术,簕杜鹃已经可以做成小盆栽。这些盆栽仅杯子大小,花容精致,色彩鲜艳,不仅是居家床头的一抹亮色,也是办公案头的绝佳搭配。“这些簕杜鹃小盆栽都是适合在家庭和办公室栽养,而且很粗生,只需适当照射阳光和淋水,就能生长。”王玮说。
除了小盆栽,市民还可以玩得更高雅,将簕杜鹃制作成盆景。只需要对簕杜鹃老树桩进行嫁接、修剪、造型,就能创作出视觉效果极佳的盆景作品。
据介绍,簕杜鹃运用到园林小品的技术也相当成熟。“制作园林小品,需要技术人员将形状支架做好,然后再栽种簕杜鹃,枝叶会沿着支架生长,最后形成独特的形状。”王玮说,整个过程需要精心养护,一般大型作品,需要两年时间。
技术养护
满地鲜花免施肥
长在温室的鲜花娇艳绽放,但在人行道、公园园道、缓跑径……鲜花绵延高低起伏。如此大规模的户外地花铺种,如何才便于养护使之长久新鲜盛放呢?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白云苗圃经深入研究,研发出“草花免施肥基质”,成功实现了地花大范围铺种的高效能和低成本。
“该基质可应用于一品红、穗冠、鸡冠、百日草、孔雀草、波斯菊等草花生产,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能加快植物生长速度,使生长期缩短5-10天。”王玮说,该技术的运用,还能使草花分枝多、冠幅大、花期集中、质量好,有效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广州市还建成了观赏植物种质创新基地,下设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遗传育种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库5个实验室。基地现有荧光定量PCR仪、生物大分子仪、冷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染色体倍性分析仪、便携式紫外-可见荧光仪、PAM2500、Li6400光合仪等60多种仪器设备,可开展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分子生物辅助育种、植物生理适应性、组织培养无性扩繁技术等研究工作。这意味着,广州在花卉创新研究方面,实力进一步增强。
护花使者
弗朗西斯·汉密尔顿·阿诺德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2月的斯德哥尔摩室外寒风刺骨,但在室内,体感几乎与温暖的广州无异。弗朗西斯·汉密尔顿·阿诺德因“定向进化”获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她是诺贝尔奖117年历史上第五位女性化学奖得主。现任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教授的她,也是美国第一位入选三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的女性科学家。此次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聆听了她与花和广州的缘分。
弗朗西斯出生在骄阳似火的7月,性格也是风风火火——高中时搭便车去华盛顿,大学休学一年广泛游历意大利、西班牙、非洲和南美等地。尽管时常逃掉“无聊的”课程,隐瞒年龄在酒吧工作、开出租车,但她还是把自己送进了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而后逐渐转向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一步步确定了自己的学术道路——在她看来“这是一项结合研究和旅行的好工作”。
此后,弗朗西斯三度经历家人的意外离世,自身也进行了18个月的抗击乳腺癌的治疗,这些悲伤和获得诺奖的喜悦一样都是无法预料的,她说“我能控制的只有我自己”。
采访中记者向弗朗西斯赠送了“广州塔”模型,她直夸“非常精致、漂亮”。听闻广州又称“花城”,弗朗西斯十分感兴趣,尽管她认为自己算不上一个超级“花粉”(a great fan of flowers),但弗朗西斯对于花的喜好却异于常人——正如她喜欢游历和追求自由的天性,她最中意的是适合加州自然气候、生命力旺盛的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在加州的家中,弗朗西斯有一个很大的花园,种有很多的蔬菜和植物,“最喜欢可以说是仙人掌花吧。”
弗朗西斯告诉记者,自己居住的帕萨迪纳城市因玫瑰花车游行颇负盛名。过去,她住的地方离花车游行街道很近。有十来年,她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去参观玫瑰花车的游行展出。“那些花很漂亮,很多玫瑰花大概是从中国进口来的吧,说不定就是广州。”
明年,她将再次踏上中国之行,广州这个气候温暖如春、花香四溢的城市,很可能成为其中一站。
弗朗西斯花园里的仙人掌花。
最爱:仙人掌花
理由:我喜欢野生的花草和植物,比如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它们生命力旺盛,适合加利福尼亚州的气候。我的大花园里种了很多仙人掌。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电子邮箱:gzslyjzx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