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正文

行业动态

既是博物馆 又是名建筑

发布日期:2019/12/20 0:00:00

       珠江南岸,江湾桥畔,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是一片西式风格、鹅黄色调的建筑群,这就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依托“广州大元帅府”旧址筹建的人物纪念馆,1917至1925年,大元帅府两度成为孙中山组建革命政府的办公场所,成为他“护法”的大本营。孙中山、周恩来、宋庆龄、廖仲恺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曾云集于此,参与、推动着时代风云的变幻。


  在这里品味近代史的桨声帆影

  每天在大元帅府门前都有很多人留影。这里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广东省、广州市及海珠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统一战线基地。1996年11月,广州大元帅府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0月,筹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2001年修葺一新的“大元帅府”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因它在近代史上的突出地位,每年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记者来到这里时,正逢馆内的临时展览“德厚流光——馆藏捐赠文物选展”举行。馆方负责人告诉记者,自筹建以来,纪念馆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140多位热心人士先后无私地把多年珍藏捐赠给纪念馆,让社会公众可以分享到珍贵的文物。这次展览,展出五色旗十八星旗图壶,1918年孙中山、宋庆龄与大元帅府要员合影,胡汉民手书“海珠桥”横幅等文物,许多文物都是第一次和观众们见面。在跨年的这段时间,“将军本色是书生——李汉魂将军生平展”,“谁识书生是老兵”——孙中山机要秘书李仙根的革命与诗书展,“圆梦——从北洋铁甲到航母舰队”等一系列临时展览也一并举行。在各个展厅中穿梭,看着百年的时光在图片、实物、模型中再现,令人深感革命先辈之勇毅坚定,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除了这些临时展览,现馆内还设有《帅府百年》复原陈列、《捍卫共和复兴中华——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基本陈列、《帅府名人》《一个澳洲建筑师的中国情结》等常设展览,它们以权威、通俗、明白的展现方式,讲述了大量的历史细节,是我们系统了解帅府历史、人物的便捷窗口。

  近年来,该馆年入馆人数持续保持在30万人以上。自今年8月1日起,纪念馆实行夜间开放,以“帅府之夜”为代表的一系列夜间文化活动,不仅让它成为周边居民的好去处,也吸引了很多专程赶来的粉丝。


  与中山大学马丁堂出自同一设计师

  大元帅府旧址的前身为兴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广东士敏土(水泥)厂。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考虑到未来社会发展对水泥的巨大需求,奏请清廷同意后,由广东善后总局、两广盐运使等拨款40万银元,向进口商贷款80万银元,共计120万银元为总投资,购买了德国克虏伯鲁森工厂出品的日产500桶生产能力的设备。1906年动工,1909年5月正式投产。

  作为官办企业的广东士敏土厂,建设规模巨大,官府对其建设高度重视,采取了国际化合作的模式,广泛引入外国设计师、洋行参与设计施工。沙面的兴华洋行负责建机房、炉窑、焙砖巷等工程,冯润记建筑店则负责建全厂围墙、会办住所、工作住所及各种房屋道路。处于核心地位的两座办公楼以及工程师楼——后来孙中山开设大元帅府办公及居住之所则交给了沙面的治平洋行设计及施工。

  这三栋建筑由亚瑟·威廉·帕内(ArthurWilliamPurnell)负责设计,广耀祥建筑店承建。在设计时,他将锁石、复杂的组合线脚、檐口等西方正统的古典元素融入其中。不过,在设计建筑的排水管时,将其设计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竹节形状,并饰以竹叶装饰,还将门窗设计成了岭南气息很浓的百叶门窗。

  大元帅府也是澳大利亚建筑师帕内的代表作,是他众多建筑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一处。帕内和合作伙伴伯捷最早将钢筋混凝土技术引入中国,是20世纪初活跃在广州的最成功的建筑设计师。他们的作品包括广九铁路广州火车站、粤海关俱乐部、波楼、沙面瑞记洋行、礼和洋行、花旗银行、粤垣电灯公司(即五仙门电厂)、美孚火油公司和美国亨宝轮船公司货仓、中山大学马丁堂等,几乎涵盖了晚清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且每一个作品都保持了较高的艺术与技术水平。这些建筑中,很多现在仍保存完好,几乎全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返回澳大利亚后,帕内于1914年和1916年分别给自己设计了两栋寓所,都命名为“沙面”,可见广州的工作与生活对他的深远影响。

  当时,竣工后的办公区域分别由门楼、北楼、南楼和工程师楼构成。门楼直面珠江,有独立的栈桥伸出江面,方便官员及办公人员的进出。门楼正中嵌有张人骏所题写的“广东士敏土厂”石碑,石碑左右分别各有一凤凰式样的浅浮雕,石碑正上方则为三龙夺珠的浅浮雕。门楼的外墙上挂有牌示,上书“官厂重地,禁止擅入,倘行故违,定即拿究”等字。

  门楼以南,北、南两座主体建筑平行而立,过去中间有带篷的天桥相连。北楼宽为40.38米,进深17.6米,高18.13米,共三层,建筑面积为2132平方米;南楼宽度为27.56米,进深23.26米,高19.13米,也是三层,建筑面积为1924平方米。北楼三楼南立面还嵌有广东士敏土厂第一任会办刘麟瑞所撰文的“求是”石碑。南楼以南还设计了一个小花园。


  见证孙中山在广东的最后时光

  岁月如梭,老士敏土厂的历史任务也发生了变化,1917年至1925年,两次被孙中山借用为大元帅府的办公场所。

  1917年,北洋政府段祺瑞拒绝恢复被袁世凯废除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月,孙中山毅然率领部分海军及国会议员南下护法,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以广东为根据地,联合云、贵、川、陕、桂、湘、鄂、闽等8省,组建了护法军政府,以对抗北洋政府的军阀独裁统治。孙中山初到广州就向当时的广东督军陈炳昆提出借用广东士敏土厂部分房屋或前财政厅作为大元帅府,但陈坚决不同意,大元帅府只好暂留黄埔。后来大元帅府参军处奉孙中山大元帅令,致函士敏土厂总办孙家荣,再次提出暂借办公楼作为大元帅府的办公场所。孙中山之所以相中士敏土厂,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安全,当时掌握河南一带军事地盘的李福林主动表示愿听命于孙中山。二是交通,士敏土厂临江而建,与城内只有一河之隔,厂门楼前就是石涌口码头(今大元帅府码头),军舰和小火轮皆可停靠。9月16日,孙家荣奉广东省省长的李耀汉之命,率该厂职工迁出,大元帅府正式入主河南士敏土厂,开始办公。虽然孙家荣让出了办公楼和工程师楼,但士敏土厂却并未因孙中山的借用而停产。孙中山还派胡毅生任该厂总办,继续生产水泥。1918年4月,西南军阀密谋改组军政府以排挤孙中山。5月4日,在非常国会通过改组军政府案的当天,孙中山愤然向非常国会提出辞职,5月21日离粤赴沪。

  1921年,孙中山重返广州,担任非常大总统,却未将办公地点设于士敏土厂。但1922年陈炯明部发动的“六·一六”兵变,炮轰总统府,对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时考虑办公选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3年2月,孙中山再次回到广州,先在广州东郊农林试验场,即今梅花村一带,设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3月31日大本营迁往广东士敏土厂,并将朱培德所辖的滇军改为拱卫军驻扎于广州河南地区,以资保卫。当时南楼三楼是孙中山办公室、卧室,餐厅、会议室、小客房、无线电报室、副官房、女工房也安排在这里。西广场的西边有一排平房为孙中山护卫连宿舍、平房的南端尽头为孙中山专用厨房和公用澡房。

  孙中山与宋庆龄一起,在士敏土厂的办公楼里,度过了革命生涯中最后一段广东岁月,直到1924年受邀北上,病逝于北京。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电子邮箱:lyjghc8107@gz.gov.cn

返回顶部

总部地址:广州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服务热线:(8620)82181087  传真:(8620)82181281

办事处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天泰一路一号5A 邮政:510530 Email:service@sino2sino.com

技术支持 (020-82181087) vipservice@honya.cn

盛世君悦版权所有 2000-2024年 粤ICP备1204304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