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湖是老城的一方休闲空间,承载着两千年的广州故事。
蔡孝本
荔湾是粤剧名伶老倌荟萃之地。
泛舟羊城湖
大洋网讯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广州街坊口中的这道湾,正是指历史悠久、积厚流光的荔枝湾。与之水脉相通的,便是1958年新凿的荔湾湖了。
这湖,说是新的,其实也是古雅的。它长踞西关泮塘古地,西临黄沙大道,北靠中山八路珠江大桥广场,东及龙津西路,南到西关上支涌。在广州人的记忆里,这一带是水上文化的发祥地,疍民的咸水歌曾唱出过最古朴的岭南风情;这里,也是羊城食文化的原点,昔日泮塘五秀、白荷红荔,在“食在广州”的金漆招牌下早已不只是食材,而是粤人世代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了。
就为这一方地缘,荔湾湖自诞生之日起,便披泽了广府古韵。在街坊眼里,此处的亭台楼榭、烟柳石桥、工巧园林、粤讴南音,无不饱蘸着最为地道的岭南风情。
荔枝湾,原是有新旧之分的。如今说的新荔枝湾,大抵由多宝路西头起,直至西郊泳场东边的一带。至于旧荔枝湾,东至“荔湾东约”(如今荔湾路中段),西至荔湾湖公园西河边的“红荔湾头第一村”以及“何仙姑庙”旧址一带。而现在的荔湾南约和荔湾北约,都是这条湾水流经的地方。
旧荔枝湾,过去还有一条支流,斜向西北,与彩虹桥小河接通,在未辟为荔湾湖公园之前,还曾有“红荔湾头第一村”的石牌坊立于涌边。
如今,当我们行走于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多宝路……很难想象,眼前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闹市,昔年曾是田园村舍的水乡。也许,我们只有从旧日遗留的地名中,才能恍惚遥想当年翠柳烟波、如诗如画的美景了。
古风传承 “荔湾渔唱”曾列羊城八景
走荔湾,读广州。荔湾湖讲述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陆贾出使南越的年代。在如今湖畔的两尊铜像之前,广州的一段往事,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再现。
这两尊铜像,一尊为“和集百越”、另一尊为“统一归汉”,说的是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派陆贾入穗,向赵佗劝降。陆贾到达后便于西村筑城,在河边垦植鲜花、莲藕和荔枝。由此,这一方碧水就被称为“荔枝湾”了。
广府文化学者蔡孝本,今年72岁,自幼生活在荔枝湾畔,是一个地道的老西关。在沉浸于传统曲艺文化的他眼中,荔湾湖就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蔡孝本说,唐朝时,这里河涌纵横,荔枝夹道。每逢荔熟时,十里红尘,八桥画舫,就如晚唐诗人曹松赞曰: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而这“丹砂、新火”,就是指红彤彤的荔枝了。
南汉,荔枝湾步入繁盛年代。南汉王刘鋹在此建起广袤三十余里的御果园“昌华苑”,每逢夏日便大摆“红云宴”,豪气干云,一时无两。
宋代,昌华苑宫殿被焚毁殆尽,但西园(今泮塘、荔枝湾一带)仍是城外一个风景怡人的所在。诗人杨万里曾咏叹:月在荔枝梢头,人行茉莉花间,把古广州月夜的色香都铺陈纸上了。
明代,荔枝湾已成为平民百姓可以涉足的胜地。当时,绿波之间千树荔红,白荷玉立,五秀飘香。被列入羊城八景之一的,是婉约动人的“荔湾渔唱”。渔民清早出江捕鱼,黄昏归舟,泊于湾畔,于此渔歌互答,唱出一派诗情画意。
清嘉道年间,这里建起一代名园“海山仙馆”,时人曰:宛如人间仙境镶嵌其间。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荫覆,渺不知人间有盫蒸气——这,便是对荔枝湾风情的生动写照了。
时至民国,荔枝湾人气愈盛。当年一些古色古香的小楼,至今仍矗立水边,让人观之便忆起昔日风貌。就如现在荔湾湖公园附近有一座荔湾博物馆,旧日是英商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仲的故居。蔡孝本说:“每天早上,陈廉仲就从自家私人码头坐船,穿过荔枝湾一路南行,前往沙面上班。”
民国后期,荔枝湾的“四柱大厅”和“塘尾仔”(粤语:小蜻蜓,指小且敏捷的船只)越来越多,供人们出行、闲游,自从西郊泳场和海角红楼相继开张以后,游艇顿增,且有新型画舫取代了旧式舢板。荔枝湾的水上生活逐渐热闹起来,不仅有专供豪商宴游的紫洞艇和酒菜艇(如“老九记”等),还有了沽售艇仔粥、荔枝、西瓜和海鲜的商艇。一时间,水面扁舟荡漾,往来穿梭,叫卖声、管弦声、咸水歌声交织一处,构成了一组别有情趣的南国城郊水乡风情画。
“荔枝湾,后来虽有一些变化,但古韵始终不减”,蔡孝本说,如今,荔湾湖公园依然保留着长约400米的故道。两岸古树嵯峨,浓荫掩映。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情,依然沉醉着万千游客,让他们流连忘返。
古味飘香 泮塘五秀昔为唐朝贡品
“说起荔湾,不可不提泮塘五秀。如今,它们早已是寻常食材了。只要时令合宜,谁都可以买来吃。然而,在唐代,这五秀实非寻常物,却是北奉入朝的一味贡品呢。”
说起这古已有之的广州美食,参与过《广东风物志》编撰的曾仁安娓娓道来,“泮塘五秀,是指莲藕、马蹄、菱角、慈姑和茭笋。这5种植物,对于泥土的有机物要求比较高。而泮塘恰好就是个地势低洼、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质优良的地方,很适合五秀生长。于是,这5种植物就成为广州传统食品的代表了”。
“然而,你也看到了,泮塘地区并不大,出产的五秀很有限。物以稀为贵,最后就被选为贡品北奉。老百姓不容易吃到呢!”曾仁安说。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地势低洼,一下雨就水浸,动不动就淹成一片烂泥塘和水洼。小时候,我们还曾经拿着破蚊帐布来这里捞鱼捞小螃蟹呢。”蔡孝本回忆道,为了治理水患,1958年4月,大约历时一年时间,广州人在烂泥地上挖出了玉翠、小翠、如意、五秀4个人工湖,湖与湖水脉相通,拼成现在的荔湾湖公园。“挖完湖,堤坝上还刻了几个字:往日蚊蝇滋生地,今日花香满湖春。”现在这几个字已不见踪影。
此后,与荔湾湖相依的荔枝湾也经历几次变迁。1966年,政府整治河涌,大部分濠涌被填塞或改为暗渠。2009年,此前填埋的部分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又从历史记忆里,重新回到现实中。
如今,荔湾湖掩映于绿树之间,是老西关最美丽的景致之一。游客徜徉湖畔,或赏花,或饮茶,将当年泮塘五秀的传奇娓娓道来,是闲适时光之中至为怡然的乐事。
古曲悠扬 地道私伙局传唱不息
谈起对荔湾湖的印象,不可不提私伙局。虽然,在广州其他的湖畔公园里,常常也有摆局唱戏的街坊,但荔湾湖,由于长踞西关的缘故,总能寻到更多行家,还有懂行捧场的观众。
公园里有一处大戏台。每到下午,私伙局便自发到这里开唱,“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唱的,正是粤剧名本《帝女花》。
广州是粤剧之乡,西关更是名伶老倌荟萃之地。不少伶人的生活及演出都在此处。因此,这里也成为梨园行内人景仰之地。粤剧艺人的“精神家园”八和会馆,以及众多名伶的故居都聚集在这一带。
蔡孝本说,从前,粤剧大老倌在晚上演出结束后,都会乘红船沿水路回城,“有时候回来得太晚,城门就会关闭。于是,为着方便,他们大多数会把家安在城门外的西关。这样,什么时候想走,什么时候想回,便可来去随意了。”蔡孝本说,荔湾作为粤剧的发祥地,是这一传统文化中兴繁盛的历史见证。
粤剧在荔湾到底有多热?蔡孝本笑着说,在荔湾,从孩童到耄耋,粤剧是一种跨越年龄的痴迷。“今年4月28日,我们荔湾区曲协成立20周年,要筵开七十多席庆贺。这么多的人,在荔湾,连找一个合适的酒店都费了点周折。”
据统计,荔湾区目前仅登记在册的私伙局就达78个,而大大小小散落于麻石街巷间的民间粤剧团体更是难以计数,足以体现荔湾街坊对于粤剧文化的热情。
悠长的时光 真实的生活
旧城荔湾湖公园一带,坐落于传统商区和岭南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上,近年来已逐渐成为集游览、文体、娱乐、休息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在这座公园内,餐饮休憩娱乐等城市游憩场所相对集中,重要的历史遗存、旧城风貌、岭南建筑群等人文景观和建筑风貌基本保存完整。在这里,还有广州旧社区所特有的亲切的邻里关系、缓慢的生活步调、闲适的休闲空间,在街坊游憩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构成市民日常的生活空间和交往场所。
有研究指出,游憩交往所依赖的公园环境,成为游憩者感知的第一取向。荔湾湖公园就是一个具有“场所精神”的环境,不但集合了一群同声同气的街坊,更重要的是,这里具有自然、日照、空间象征、历史文脉、心灵感悟、人文事件等多种的综合感知要素。一草一木、一座楼宇、一个传说,都早已和街坊的记忆血脉相连,构成了荔湾湖公园特有的场所文化。人在景中,一份和谐的认同感便油然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