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正文

行业动态

唐朝清明节就有放假制度!专家齐聚广州研讨粤港澳清明文化

发布日期:2018/4/20 0:00:00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市民协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国广东清明文化节暨同根同源粤港澳清明文化研讨会”今天(19日)在广州举行。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协顾问陶思炎,以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2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会专家指出,清明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它不仅仅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清明将节气日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在粤港澳地区清明祭祖与踏青是两大礼俗主题。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活跃生命,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粤港澳地区同根同源,清明时节海外游子返乡祭祖习俗还代代相传,穿越时空而盛行不衰。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将围绕清明文化与孝亲传统、清明祭祖与文化认同对于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的重要意义、粤港澳地区清明价值理念的认同、岭南地区清明礼俗文化、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主题展开热烈研讨,旨在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地区文化交流与联系,更好的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三地民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不少与会专家认为,无论以什么形式祭拜,但只有心有祖宗,才能做到爱国爱家;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通过清明节可以搞清楚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更清楚对自己努力方向和生活目标的规划。

■唐朝政府就有清明节放假制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连山在研讨会上作了《清明节源流考》的专题研讨,他认为,隋唐时代出现的寒食节墓祭,就是扫墓。清明节是跟着寒食节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了节日。到了明代后期,寒食节开始衰亡,清明节取代寒食成为以扫墓为核心的节日。

唐政府对清明节就就开始规定放假,“寒食通清明,给假四日”,到了贞元六年(790年),寒食与清明的节假日增加到7天之多。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宋代延续7天假期。并特地规定太学放假3日,武学放假1日。《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就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清明。本来,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唐、宋时代却被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


返回顶部

总部地址:广州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服务热线:(8620)82181087  传真:(8620)82181281

办事处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天泰一路一号5A 邮政:510530 Email:service@sino2sino.com

技术支持 (020-82181087) vipservice@honya.cn

盛世君悦版权所有 2000-2024年 粤ICP备1204304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0298号